充电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,就像汽油之于燃油车。大家都知道,大部分电动汽车都带有快充和慢充两种模式。那么这两种模式到底有什么区别?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?
快充:大功率直流充电
充电过程:通过直流充电桩充电接口,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,输送到汽车的快充口,直接为电池充电。
慢充:交流充电
充电过程:通过交流充电桩充电接口,将交流电输入汽车的慢充口,经过汽车内部的充电机,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,再为电池充电。
快充/慢充有何区别?
1、首先就是充电时间的快慢。
快充的充电快慢取决于充电机功率、电池充电特性等因素,通常0.5-1小时可以充满电池80%的容量。而慢充因其是交流充电,充电过程需要6-8小时。
2、其次是虚电的问题。
快充一般会带来虚电的问题,而慢充则几乎没有。打个比方:给车充电就像往杯子里倒啤酒,当快速倒的时候(快充),就会产生大量泡沫,肯定没法成功地倒满一杯;但如果慢慢倒的话(慢充),就很少有泡沫产生,很容易就倒满一杯了。
3、最后是对电池寿命的影响。
事实上,大功率直流快充除了带来虚电问题外,更容易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。而慢充经过了内部的转化,充电电流和功率都相对较小,对电池的伤害也相对小很多。
快充/慢充如何选择?
选择快充还是慢充?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需要纠结的问题。
快充,就像去外面吃快餐,虽然省时省力,但长此以往不利于健康;慢充,就像在家自己做饭,虽然耗时久了点,但营养更加均衡。你一周能吃几次快餐?还是回家吃饭更多一些吧。
一般情况下,晚上6-8小时的慢充时间,完全可以保障第二天的出行需求。若是偶尔出游,需要快充,一周2-3次的频率也是没有问题的。
此外,若是条件允许,每个月最好能保证车辆有一次满充满放的机会,长此以往对延长车辆寿命会有帮助。还有在冬天,最好使用慢充,这样可以保证电池有更好的使用效果。